一、指导思想
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》精神,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、生动活泼、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,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,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,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,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,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,努力建设和谐校园、平安校园、活力校园。
二、实施原则
1、教育性、科学性、趣味性原则。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,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,寓学于乐,寓练于乐。
2、全面性原则。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,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,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,尽量满足不同特长、不同兴趣、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,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、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,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。
3、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。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,除了教师的指导,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,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、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。
4、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。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,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,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,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,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。
5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。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,加强安全教育,制定出安全措施、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,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。
三、实施方法与目标
1、学校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,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,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,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。
2、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,明确目标、落实责任。确立各年级特色,努力形成品牌,更上一个台阶。每日两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,做到时间、场地、内容、学生、指导教师“五落实”。确保学生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45分钟。
3、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,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。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。
四、大课间课程内容
上午8:15--8:40 项目 要求 下楼 课间操预备铃响之后,播放运动员进行曲,各班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,迅速在本班门口集合排队,统一带队下楼。 入场 1.初三2、4、5班从操场北面的中间入口进入跑道,初三1、3班从操场的北面的东入口进入跑道,以班级为单位排列在跑道上。 2.初二1、2、3班从操场北面中间入口进入操场中央,初二4、5班从操场北面西入口进入操场中央,并以广播操队形排列整齐。 3.初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,进入篮球场。 跑步、做操 1.快速跑指令发出后,初三年级全体男生在1、2、3道快速跑满4圈,女生在5、6道快速跑满3圈。跑步结束后,初三年级进行中考项目练习(具体见表1)。 2.初三学生长跑时,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做广播操。 3.广播操结束后,初二年级全体男生在1、2、3道快速跑满4圈,女生在5、6道快速跑满3圈;初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排成两列纵队,在2、3号教学楼前慢跑3圈。 操后训导 活动结束后,以班为单位集合训导,表扬优秀,鞭策落后,并对下次活动提出新的要求。训导地点:初二在跑道上,初三在操场或篮球场,初一在2、3号楼前道路上。 跑步监督人员安排 许亚萍、关旸:操场东半圆,监督初三学生入场、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; 蒋旭:司令台前直道,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; 徐秋娅:文化石北道路,维持初一学生慢跑秩序; 方海琴、徐阳:操场西半圆,监督初三学生退出跑道、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; 孟进军:正对司令台北直道,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; 韩树红:文化石南路面,维持初一学生慢跑秩序。 钟学东:司令台,发号活动指令; 尤燕青:篮球场,实心球准备; 赵士娟、段凯:跑道东北角,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; 魏银丽、戴雨墨:跑道东南角,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; 陈洁、陆涛涛:跑道西北角,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; 潘虹、吴文杰:跑道西南角,维持学生快速跑; 唐诚:初三4班门前道路,维持初一学生慢跑秩序; 许艳:初一4班门前道路,维持初一学生慢跑秩序; 庄丽:正对初一5班操场北道路,维持初一学生慢跑秩序; 吴洁琼:正对初三3班操场北道路,维持初一学生慢跑秩序; 钱婧媛:正对初三5班操场北道路,维持初一学生慢跑秩序; 全体班主任:跑前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,维持本班学生的快、慢跑秩序,督促每位学生完成长跑要求的圈数。初三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素质训练。 广播操监督人员安排 钟学东、蒋旭:督促初二学生广播操训练; 尤燕青、徐秋娅:篮球场,督促初一学生广播操训练; 初一、初二班主任:现场维持本班广播操秩序。 下午4:00—4:20 项目 时间段 要求 跑步 4:00—4:20 总体要求:以班级为单位进入跑道,男生在1、2、3道快速跑满4圈,女生在5、6道快速跑满3圈。 具体安排: 周二:初一3、4、5班,初二5班; 周三:初三1、4、5班; 周四:初二3、4班,初三2、3班; 周五:初一1、2班,初二1、2班。 人员安排 相关班主任:跑前做好安全教育,维持本班学生的快速跑秩序,督促每位学生完成长跑要求的圈数。 各级部主任、年级组长负责督促本年级学生的跑步,维持学生快速跑秩序,排除安全隐患。
(五)考核方式。
(1)学生会文宣部将各班当天大课间检查、考核情况公布在公告栏内,各班对照检查,查漏补缺。
(2)每周体育组利用体育课时间对各班长跑进行测评考核,将合格率于周五下午报学生处。班级长跑合格率达90%为达标,每减少一个百分点扣1分.
五、组织机制
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。学校成立由书记、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,明确分工,责任到人,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,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、活跃学生课余生活、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落到实处,见到实效。学校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:
组 长:沈 君
副组长:王福生 刘晓光 裘高飞
成 员:韩树红 方海琴 孟进军 徐秋娅 蒋 旭 许亚萍 钟学东
尤燕青 各班班主任
六、活动要求
1、级部主任是本年级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和督查者,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.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、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。
2、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,听从指挥和安排,并按时参加活动。
3、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,由总务处、体育组统一安排,实行器材由级部管理责任制。
4、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,精心安排,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。活动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,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、器材的准备工作,防止意外事故发生。
5、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,班主任老师应做好调查和劝导工作。
6、活动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,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。
七、大课间活动整体思路
第一步,召集全体生大会。全面系统的解读大课间的要求,阐明目的意义,达到统一师生思想的目的。
第二步,把此要求打印成正式文件,下发到各处室、年级组办公室、班主任、体育教师处,要求全体领导、教师认真领会要求,并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引导学生。
第三步,在每一次出操时,都来重点强调要求;在每一次教师会上,都去解读和对照要求,使要求能深入人心,指导行动。
第四步,成立督查组对要求的践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督察、纠正、通报、考评,奖优罚劣。
第五步,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全校性大课间比赛活动,以活动为载体促进课间操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。
泛亚电竞
2017.9
附:表1:初三中考项目训练安排
场地划分 |
||
班级 |
实心球 |
素质 |
初三1班 |
操场中央(正对司令台) |
操场西面半圆 |
初三2、4班 |
操场东 |
篮球场南 |
初三3、5班 |
操场西 |
篮球场北 |
时间安排 |
||
周二、三 |
初三1、2、3班实心球 |
初三4、5班素质 |
周四、五 |
初三4、5班实心球 |
初三1、2、3班素质 |
素质类训练项目及要求 |
||
蛙跳,三组,每组30米 |
深蹲,三组,每组30个 |
俯卧撑,三组,每组10个 |
备注:实心球领取要求:班级指定两位学生,第一节课后迅速到器材室领取,使用后由指定学生收齐后归还。 |
站长统计 | 今日IP[] | 今日PV[]